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

中和配天宮

圖一:配天宮內正殿之擺設


以前啟蒙筆者幼年對於廟會文化產生興趣的,幾乎都是自家附近的小型宮廟、神壇,庄頭大廟反而不在話下,今天筆者所拜訪的中和配天宮,亦同一例。那時國小筆者上學,都要從中和步行前往永和,途中路過中和配天宮這一間宮廟,目光都會被該宮宮內的一對千里眼、順風耳神將所吸引,當時誤認其為所謂「七爺八爺」的懵懂記憶,至今想起還印象深刻。

中和配天宮,位於中和區保健路二十九巷二號,前身名為甘泉堂,宮主甘順升先生今年八十歲,嘉義朴子人。四、五十年前,宮主離鄉背井從嘉義朴子北上生活,當時隨身僅攜帶一面朴子配天宮小型令旗,做為貼身保護平安作用,並於台北市的萬華加蚋仔地區落腳,由於宮主本身學習五術之故,後因感受朴子配天宮三媽及中寮安溪城隍、南鯤鯓三王無形中的庇護隨行,遂在民國五十六年成立「甘泉堂」,做為替人相命之場所,今天仍舊可見中和配天宮門口的天公爐上刻有「甘泉堂」三字,而非配天宮,此物足可證明該宮往昔的歲月軌跡。甘先生又補述,選用「甘泉堂」命名之靈感源自當初考據其祖上時,發現其祖早年於唐山福州開設過中醫館,因其命名取做甘泉堂,甘先生便將此名照搬用來自身開設的相命館上。

自民國六十年起,甘先生陸續迎請朴子三媽、中寮安溪城隍等神尊金身北上至甘泉堂奉祀;民國六十六年,甘先生同自身開設的相命館甘泉堂離開加蚋仔,遷至中和,於中和配天宮現址旁一處民宅樓上安身,同年又南下迎請三條崙海清宮的包公金身前來。爾後,堂內朴子三媽與三條崙包公因時常降駕辦事而靈驗逐漸聞名於鄉里,常有附近居民前來參拜。

有一次,正值農曆五月,甘先生將安奉宅中的中寮安溪城隍爺金身請至樓下一旁空地看戲,當時周圍民房寥寥無幾,蔚為寬敞。孰知,安溪城隍看完戲後,金身卻始終請不回民宅樓上,後經請示,安溪城隍有意於該空地建廟駐紮。當時便隨性搭了一座鐵棚,讓安溪城隍爺金身以避風雨。民國七十年,宮主回去嘉義朴子配天宮取得分靈認證與配天宮贈匾,中和配天宮正式成立,原本簡單的鐵棚也搖身變為普通建築,樣貌並且不斷延續至今天。

今天的配天宮內,正殿主祀天上聖母,即朴子配天宮三媽(中間),另有三條崙海清宮閻羅天子包公(虎邊)與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(龍邊)。當年的中寮安溪城隍金身也奉祀在閻羅天子一邊。其他重要神祇有五王、三清道祖、三奶夫人、三官大帝、三寶佛與五聖恩主等。左側另有一局奉祀張龍、趙虎等護法神,其中有一尊楊府將軍,則是受某位香港楊先生之託,至香港請來台灣寄奉。

配天宮本身並無鑼鼓、神轎,僅有一對千順神將坐鎮於宮內兩側龕內,威嚴無比。宮主表示,此對神將已有十多年未出門,因經濟問題,近來進香已無外聘鑼鼓、神轎,僅簡單手捧神尊回去祖廟謁祖。以前民國八十五年時,本宮資金許可,當年及之後的總共連續三年,曾經外聘鑼鼓、神轎等陣頭於年度謁祖進香活動,並且回駕時於景安路下馬,遶境保健路、安平路與宜安路回宮。

甘先生對於五術領域的鑽研頗有成就,日前台南有一間山仔腳五王宮前來配天宮會香,原來正是當初甘先生南下為五王宮處理地理風水、開廟門等科儀之故。今日訪問,感受甘先生之正直與虔誠,筆者在此十分敬佩與感謝。

 圖二:宮內一對十多年未出門的千順神將之一

圖三:宮內一對十多年未出門的千順神將之二

圖四:中間主祀朴子配天宮三媽

 圖五:右側龍邊奉祀玄天上帝

圖六:左側虎邊奉祀三條崙海清宮閻羅天子(即包公)、中寮安溪城隍

圖七:三奶夫人與早期前往鹿港辦事時獲贈的蘇府王爺金身

圖八:某楊姓香港人寄奉的楊府將軍(即楊家將)

 圖九:負責辦事的閻羅天子金身

圖十:宮廟外頭右側的五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